首页

女王高跟sm视频

时间:2025-05-24 17:27:55 作者:“中华文明的独特之处是其强大韧性” 浏览量:89084

  中新社广州4月25日电 题:黄埔一期曹利生之孙:祖父留学归国后训练大批抗日军干

  作者 张璐

  “祖父当年在黄埔军校品学兼优,是少有的官费留学生。”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曹利生的孙子周刚(曹大远)日前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说,“祖父曾担任河南开封、河北保定的国民军训主任,为抵御日军培养了大批预备军官。”

近日,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曹利生的孙子周刚(曹大远)日前接受中新社采访。 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周刚忆述,“祖父的三叔曹笃是第一批同盟会会员,一直追随孙中山先生捍卫民主共和。受到家庭的熏陶,祖父自幼就萌生了革命志愿。”

  1924年,时年20岁的曹利生得知孙中山先生创办黄埔军校,毅然放弃正就读的上海大学学业,投笔从戎,在上海大学教授朱叔痴以及曹笃战友谢持的推荐下,考取了黄埔军校,成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毕业后,于1925年考入日本士官学校19期官费留学。

  据曹利生笔记记载,他1928年学成回国后被分配到中央军校任副队长,后来被调去军训战线。1934年在开封任河南国民军训主任,1935年任豫陕两省高中学生军训总队长,集训学生三千余人。

  周刚追忆:“祖父在笔记中写道:‘军训的目的,是为培养学生军事知识,并为今后军事后备干部储备人才,为抗日奠定军事基础。’”

  曹利生对召训学生要求军纪严明,学用结合。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训练成绩优良。在曹利生留下的回忆录里写道,张学良前来视察军训时说:“这批学生在抗日战争中,有任班长、排长的能力。”

  周刚说:“祖父一生笃信‘不要钱,不要命,爱国家,爱百姓’的人生格言。”在抗日战争时期,曹利生调任196师1136团团长,率部于河南孟津一线布防。1938年8月,日军攻陷开封后,以7000余兵力直逼孟县,曹利生带领将士英勇作战,坚决阻敌于河防之外。

  1948年9月,曹利生被国民政府授予陆军少将军衔,任陆军第七编练司令部新兵补训一总队总队长,重庆补训区指挥官。1949年夏,曹利生任第十五兵团司令部高参,同年12月随部起义。

  谈及自己为何姓周,周刚忆述:“我的祖母宁保华是黄埔军校第十五期的一名女兵。祖父为国家而舍小家,在战乱时期将我的父亲寄养于成都的周家,改姓周。因为种种原因,我们与祖父失散多年,在1980年才得以团聚,祖父还给我取名为曹大远。”

  “祖父毕生情系黄埔,晚年更为黄埔存史。”周刚一边介绍,一边展示曹利生数百页笔记的照片,其中有曹利生回顾黄埔入学的经历,亦有曹利生写给孙儿的书信。

  作为四川省黄埔军校同学会顾问,曹利生整理收录《黄埔军校同学会通讯录》,写下《牢记中山先生北上的教诲,为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而奋斗》等一批珍贵手稿。

  2023年6月,周刚将曹利生留下的20世纪80年代《黄埔军校旧址重建征求意见示意图稿》等54件套遗物无偿捐献给辛亥革命纪念馆(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

  2024年,黄埔军校纪念馆修复了曹利生《庆祝黄埔军校同学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的手稿。文中写道:“值此黄埔军校同学会举行会员代表大会之际,热切希望在台湾和海内外的校友,为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子孙后代着想,团结起来,为完成统一大业而奋斗。”

  1984年,曹利生与李仙洲、宋希濂等校友在黄埔军校建校60周年纪念会上相聚,共同追忆黄埔军校的峥嵘岁月,无不感慨万千。

黄埔军校建校60周年纪念会上,曹利生(右一)与黄埔校友李仙洲(左一)、宋希濂(左二)久别重逢,握手言欢。 (受访者供图)

  “这是我祖父94岁时为《黄埔军校将帅录》题词‘黄埔精神’的墨迹。”周刚指着一张照片说。近年,周刚担任民革广州祖国和平统一促进委员会主任,他把祖父的题词悬挂在办公室,时刻激励自己不忘黄埔精神。他说:“黄埔精神象征着爱国和奉献。作为黄埔后代,我们要赓续传承黄埔精神,身体力行推动祖国和平统一,促进民族伟大复兴。”(完)

【编辑:黄钰涵】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见证历史!330余件(套)甲午沉舰文物首次系统性展出

2022年度东莞市茶山镇经济发展局部门决算》显示,该局主要承担发展和改革、外事、工业和信息化、科学技术、商务、军民融合、金融等工作。负责拟订辖区内的经济和产业发展规划,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等。机构设置和级别等资料暂缺。

武汉“聪明的车”跑上“智能的路” 似科幻场景

——提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以及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等财务造假违法行为的罚款金额上限,由10万元修改为“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

贵州金沙:高粱红 秋收忙

22日8时许,粤海水务安排10台送水车赶到三民岛上方南中高速桥面,通过软管往三民岛上输水,各村村委在桥下用储水罐接水后进行统一分配。

西安街头响起非遗鼓乐 引人驻足欣赏

4月26日,外交部美大司司长杨涛介绍布林肯访华的相关情况时表示,美方所谓“产能过剩”不是市场定义下的结论,而是人为制造的虚假叙事,是美国搞保护主义、打压中国发展的又一例证。恐怕“过剩”的不是中国的产能,而是美国的焦虑。(来源:玉渊谭天)

东西问·北京文化论坛丨马丁·温苏埃:中拉文化共赢重在尊重差异

9月7日,“走读中国”记者团加入由环球网举办的“百元数字人民币挑战成都美食”直播活动,在三色路夜市围观飞饼摊主表演“变脸”,品尝各国特色美食,体验数字人民币支付,参与“彩虹乒乓球”“投掷硬币”“套圈”等互动游戏……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